【北京商報】韓忠朝 我想做個“干細胞”
【人物名片】
韓忠朝,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北京漢氏聯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他引領了3代圍產期干細胞技術革新,擁有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國內外科技獎項近30項。
“周一,我應該在北京,周二要參加一個學術活動……”在北京漢氏聯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氏聯合”)董事長韓忠朝的工作日歷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日程。
“我想做個‘干細胞’”。面對滿負荷的工作,他希望自己成為研究了幾十年的干細胞,可以不斷地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這樣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完成將干細胞技術產業化的夢想,讓干細胞成為眾多人延續青春和生命的希望,這可是伴隨了他30多年的夢想。
意外結緣干細胞
說起與干細胞的緣分,韓忠朝是滔滔不絕,30多年的緣分讓他們已經緊緊聯在一起。
韓忠朝血液學的專業讓他早早認識了干細胞,但那時,對于干細胞的認知,還僅僅停留在造血干細胞移植能夠治療白血病、再障等血液病。
“造血干細胞從哪里來?如何分化造血?是否能分化其他細胞?”從此,喜歡對事追根問底的韓忠朝沉浸在對干細胞的研究中不可自拔。
功夫不負有心人,韓忠朝和他的團隊發現血液干細胞也能向血管細胞分化,形成新生血管。為了驗證這一發現,韓忠朝開始帶領團隊以小老鼠作為實驗對象做臨床實驗,取得成功后,韓忠朝開始興奮地琢磨:“既然老鼠成功了,那用在人身上能不能成功呢?”
恰逢當時有一位患者,當時下肢重度缺血,腿部組織細胞壞死,面臨的結果,是被醫生告知的“截肢吧……”這對于一個40歲作為家庭主力的壯年男子來說,簡直是致命的打擊。
韓忠朝就向患者建議用干細胞療法試試,通過分離患者血液干細胞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病,試試的結果是真的治好了!
這也是韓忠朝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在臨床上規范地使用血液干細胞治療非血液疾病,相關文章一經發表,國內外同行普遍重復和引用這項技術,這項成果也讓韓忠朝獲得了“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但是在大樣本臨床治療過程中,韓忠朝又發現了一個問題,“抽取自身的干細胞治療下肢重度缺血,對于年輕患者來說效果是很好的,但是,老年人身體血液中的干細胞量非常少,質量也不好;其次在取用血液干細胞的時候,通常需要用干細胞動員劑,但少數病人會因血細胞增多造成心臟或腦組織血管栓塞,產生較嚴重的并發癥”。
面對這兩種情況,韓忠朝又開始琢磨:“能不能找到一個不傷及供者的干細胞來源呢?”
“人們早就發現臍帶血里面有造血干細胞,但臍帶胎盤組織有沒有干細胞?”韓忠朝團隊研究發現“不但有,而且種類、數量都很多,活性更好”。考慮到“廢物利用”潛力很大,他們就建了臍帶胎盤來源的干細胞庫,提前提取、存儲。
“骨髓干細胞移植最早是美國發現的,近幾年,中國的干細胞研究速度已經趕超了美國,從胎盤、臍帶中分離間充質干細胞并建立可供臨床使用的干細胞庫是中國首創。研究發現的這些組織里面的干細胞數量多、質量也比骨髓好。”韓忠朝說。
就這樣,韓忠朝帶領團隊于2004年率先建設全世界第一個臍帶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庫,2006年建成使用。現在,國際上到處都在建臍帶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庫。
同時,韓忠朝團隊通過與醫科院血液病醫院、307、304等醫院合作,首先嘗試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疾病。“現在數據顯示全世界已用間充質干細胞開展了100多種疾病的臨床研究,報道的療效也不錯。”
基于他的研究貢獻,韓忠朝獲得了國際上的高度認可,先后成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
為了夢想去創業
有了成功的案例,顯然并不是韓忠朝的目標,他的夢想是干細胞技術產業化,讓這項技術成為普惠大眾健康的技術,成為臨床用的藥品。
“我們國家過去的科技成果轉化力偏低,科技成果轉化只停留在了初期研究階段,研究人員更關注發表了多少篇論文,對后期到底是否應用關注偏少。”于是,2007年,韓忠朝帶著“研發干細胞藥品,為社會服務、為老百姓提供幫助”的初衷,帶了幾個人創立了漢氏聯合,開始專心進行干細胞產業化。
“在實驗室辛苦一輩子,如果最終取得的成果只是幾篇論文和獎狀而被束之高閣,回想起來那是什么滋味?而假如把這些知識為人所用,別人能夠通過你的成果得到效益,病痛得到緩解,危重患者得到救治,那就是另一種感受了。”韓忠朝自豪地說,“基本上我的前15年是以基礎研究、積累知識為主,后期就在走產業創新的路。”
然而,韓忠朝起初并沒有料想到,產業化這條路并不好走。
50多歲開始創業的韓忠朝,雖說已有很多頭銜加持,但是要做產業化研究的企業,除了實打實的科研技術能力,還要具備融資能力、企業管理能力、市場拓展能力等,他開始從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為做研究”的科研人員變身為全能型創業者,為了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研究,韓忠朝摒棄科研人員那份不愿意去接觸市場只愿意做研究的清高,開始和市場、和各種各樣內行外行的人打交道,去互相了解,為了融資去求人。
但就是這樣,巨大的科研投入費用還是讓他入不敷出,為此,他不得不變賣自己的房產,來解決公司的流動資金問題。
“榮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做成一件事,把干細胞技術產業化,比什么都重要。” 韓忠朝坦言,“既然決定了要走這條艱難的道路,花的心血再多也不后悔,我不管外界怎么看我,我就是希望科研成果能真正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健康的提高,這是一種使命感。”
十年一劍夢想花開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018年,是足以讓韓忠朝感到夢想越來越近的一年,國家開始接受干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申報,漢氏聯合自主研發的干細胞一類新藥“人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凝膠”成為我國首批獲準臨床的干細胞三個新藥之一。與此同時,其開發的高活性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也向法國藥監局臨床申報成功。
“今年我們又申報了注射用間充質干細胞(臍帶)的新藥臨床。”談到最新的進展,韓忠朝坦言,“一個人做不了太多的事,能做成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就很好了,做了30多年干細胞相關研究,我發現干細胞是可以自我復制多向分化,進一步的研發工作也將圍繞干細胞的不同方向去拓展,研究出來真正能解決老百姓健康問題的治療方法。”
夢想之花依然開放,已66歲的韓忠朝對未來有什么樣的規劃,這是很多同行問他最多的問題。
“我還會繼續堅持,希望能在未來5-10年的時間里,研制出幾款干細胞藥物,借助國家政策支持的東風,抓住機遇,把漢氏聯合打造成‘華為式的中國干細胞企業’,領先國際。”韓忠朝說。
目標不易,但韓忠朝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會乘風破浪、堅持初心,最終實現他們“服務社會、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的夢想。
融媒體中心記者: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