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氏聯合科普干細胞療法——治療脫發的“救星”
近年來,面臨脫發的尷尬的人數越來越多。據衛健委發布的脫發人群調查顯示,我國脫發的人群已超過2.5億,年齡主要集中在20歲到40歲。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平均每天脫發約40-100根,屬于正常新陳代謝,每天脫落的頭發和新生發的數量大致相同,因此頭發不會變稀。若頭發生長緩慢,發量明顯減少,頭發逐漸稀疏,則考慮是病理性脫發。
目前治療脫發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治療、毛發移植,但可能出現各種副作用,如發炎、滲血、感染、疼痛、腫脹、瘢痕、異物反應等。尋找更加有效的干預脫發的方法迫在眉睫,而干細胞為脫發患者帶來了治療新思路。
2019年7月,《International journalof molecular sciences》雜志報道了意大利學者Gentile Pietro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納入的35位脫發患者(有1位被排除在外,有1位被拒絕),分為實驗組和安慰組。
操作人員對實驗組進行3次干細胞療法的干預,安慰劑組用鹽溶液干預,每隔45天對每位患者進行三次注射。在最后一次微型移植物注射后第23周和第44周,干細胞干預組的患者頭發密度有所改善,與基線值相比,治療區域的平均密度分別增加了33%±7.5%和27%±3.5%。而安慰劑區域的毛發密度增加不超過0.7%。頭皮活檢的顯微鏡評估顯示,自上次微移植開始起11個月后,每平方毫米的毛囊數量與基線相比有所增加(分別為1.4 + 0.27和0.46 + 0.15;p <0.05)。最終結果顯示使用干細胞療法之后,受試者的毛發密度有所改善,干細胞療法能使毛發再生。
顯微評估微移植后脫發的模式。上面3張為干預前,后面3張為干預后。在微移植治療后的基線(時間0)和第44周,頭皮活檢的代表性顯微照片。箭頭顯示毛囊。放大倍率4倍和10倍。
干細胞作為一類處于未分化狀態、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分化為多種功能細胞。干細胞能分泌多種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支持內皮細胞生長、存活和分化。干細胞移植能夠促進局部血管新生,改善毛囊微環境,延長毛囊生長周期,促使更多毛囊進入生長期,實現毛發的再生長。
作為毛發再生領域的新技術,干細胞療法提高毛發再生效果顯著。隨著干細胞藥物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快速推進,有望幫助有脫發困擾的人群早日“脫”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