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長短由基因控制 少睡覺多睡覺都能實現
來源:北方網 |
不要嫉妒那些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就精力充沛的人,他們只是不得不這樣。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基因突變可能導致一部分人先天睡眠少。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并不清楚為什么有些人一天只需要睡4個小時,而有些人卻需要12個小時。“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相信這同基因有關。”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的神經生物學家Paul Shaw表示。不過直到最近,科學家才開始搜尋那些決定睡眠時間的基因。 2001年,遺傳學家付英慧(音)和同事們發現Per2基因上的突變可以導致家族性睡眠期提前綜合征(familial advanced sleep-phase syndrome,FASPS)。有這種癥狀的人和正常人一樣睡8個小時,但是比一般人要早睡幾個小時,通常晚上六七點就睡了,早上三四點就會醒來。付英慧目前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工作。她表示,在那篇文章發表之后,很多睡眠時間紊亂的人紛紛和他們聯系。“因此我們得以收集DNA樣本。”她說。目前,研究小組擁有了60多個家庭的遺傳信息。 過去幾年中,付英慧和她的同事一直在挖掘這個巨大的遺傳信息庫,希望能找到更多影響睡眠的基因突變。2005年,他們又找到了另外一個和FASPS相關的突變。現在,他們表示,除了影響睡眠時機的突變外,他們又找到了人類第一個影響睡眠時長的基因突變。這個突變發生在DEC2基因上,該基因編碼的蛋白可以關閉其他基因的表達,其中包括一些可以控制晝夜規律的基因。因此人們就失去了校準睡眠時間的生物鐘。這種突變只發生在一對母女身上。這個婦女平均一天僅睡6個半小時,而她的其他家庭成員都正常地睡到8個小時。 為了確認是這個基因突變縮短了睡眠時間,付英慧和同事們改造了實驗室老鼠的基因,讓它們攜帶DEC2基因上的突變。在8月13日出版的《科學》上,研究小組報告說,突變后的老鼠比正常老鼠少睡1個小時,而突變的果蠅少睡2個小時。 不過,DEC2并不能完全解釋睡眠時間縮短的原因。沒有參與上述研究的Shaw認為:“睡眠時間的基因控制是很復雜的,包含了多種基因。”不過這并不能減弱這篇文章的重要性,他表示:“他們的工作實在是干得漂亮。” 付英慧表示,這項研究的成果將有助于治療睡眠紊亂癥。如果只需要一片藥就能達到DEC2基因突變的效果,付英慧表示她將先來一片,現在她每天需要睡8個小時,“我一輩子都夢想著能少睡一點”。 |
下一條:使用干細胞治療克羅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