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研究步入充滿活力新時代
各國科學家就人類干細胞國際規范標準達成共識
來源:科學時報
受國際干細胞組織委托,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承辦的“國際干細胞組織倫理學研討會”和“國際干細胞組織第八屆年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27個國家和研究機構的代表出席本次會議,與會專家就國際人類干細胞領域的政策制定、管理調控、干細胞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及障礙、干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和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學術交流,并啟動“中國干細胞之春”行動計劃。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主席Leszek Borysiewicz先生擔任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員擔任會議組委會主席。
與會專家指出,在過去一年中,誘導多能性干細胞的研究進一步拓寬了干細胞研究領域,全球范圍內參與這一研究的實驗室呈指數增長,相應的經費資助同樣顯著增加。2009年對于全球干細胞研究是重要的一年。由于干細胞巨大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各國政府都把干細胞研究列為重要支持方向,研究成果近年來多次入選國際科學研究十大進展。1月23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了全球首宗人類胚胎干細胞治療臨床試驗;3月9日奧巴馬簽署政令,美國政府經費對胚胎干細胞研究開放綠燈;日本政府科學部門4月22日宣布,日本計劃簡化涉及胚胎干細胞研究的審批,自5月開始,日本還將放行先前禁止進行的人類胚胎克隆。這些都表明,干細胞領域研究已進入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時代。
各國代表針對將來干細胞研究的發展方向闡述了自己的意見,對于人類ES細胞以及iPS細胞的國際規范標準達成了共識,該共識對于國際干細胞研究發展方向,制定干細胞研究的相關科學標準,協調全球干細胞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干細胞研究已在國際研究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周琪在主題發言中介紹了中國干細胞研究現狀及中國政府制定的規范措施。周琪介紹,中國政府一向在干細胞及組織工程學研究方面給予高度的重視。在中國已經設立的多項重大研究計劃中,干細胞及再生醫學相關研究占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未來的一到兩年中,中國政府對干細胞研究的經費投入將持續增加;隨著人才引進力度的增加,中國目前已有100余個獨立的課題組在進行與干細胞相關的研究,而這一數目仍在迅速增長。
國際干細胞組織(ISCF)是一個非盈利國際組織,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協調各個國家干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官方組織機構,目前有22個正式成員國、3個觀察員國家。中國于2007年加入國際干細胞組織成為正式代表。國際干細胞組織年會在北京舉行,對促進中國干細胞研究的國際合作,提高中國干細胞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一條:美揭示侵入性前列腺癌分子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