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移植與再生醫學
器官移植一直是治療重大疑難病癥的良方,但是可用于移植的器官總是非常有限,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需求。干細胞的發現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最早形式的器官移植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干細胞治療。早在1957年,Edward Donnall Thomas等就通過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造血干細胞移植已經成為治療白血病、難治性貧血等惡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另一種很有應用前景的干細胞是間充質干細胞,最早從骨髓分離,因其數量少、來源受限、不易獲得等弊端,影響臨床使用效果。近年來發現臍帶、胎盤組織以及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間充質干細胞,且質量優、活性高、更純凈,可多次使用,是理想的臨床用間充質干細胞來源。間充質干細胞通過調節免疫反應治療自身免疫性疾?。ǘ喟l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肝腎損傷、神經系統損傷或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的治療,為目前一些無法有效治愈的重大疾病提供了嶄新的治療方案。
干細胞具有向各種細胞分化轉變能力,對臨床上常規手段治療效果不佳的變性、壞死性和損傷性疾病有顯著、獨特的醫療效果,這種以再生、再造、代替和新生為基本治療原理的現代干細胞移植治療術就被稱為再生醫學。再生醫學是現代臨床醫學的一種嶄新的治療模式,再生醫學的誘人前景和干細胞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們健康帶來新的希望。
下一條:穿外衣的萬能血或將解決配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