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中科院動物所劉峰研究組揭示Gpr183調控Notch1促進造血干細胞發生的研究進展
來源:生物幫
Cell Research于9月11日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血液與心血管發育研究組劉峰研究員團隊發表的Gpr183通過降低Notch1促進造血干細胞產生研究成果。博士生張磐磐為第一作者,劉峰為通訊作者。研究得到了動物所研究員李衛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劉兵的大力支持。
造血干細胞可以產生機體所需的所有血細胞,研究其產生和發育的機制有很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目前已知胚胎造血干細胞產生于動脈-性腺-中腎區一群特化的內皮細胞(生血內皮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生血內皮細胞經過內皮造血轉化(endothelial-hematopoietic transition, EHT)過程產生造血干細胞,但是EHT的啟動或發生機制還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峰領導的血液與心血管發育研究組利用新型的造血干細胞特異的轉基因斑馬魚,分選生血內皮和造血干細胞,通過兩類細胞的轉錄譜比對分析和功能驗證,篩選出在生血內皮高度富集的gpr183并開展功能研究。Gpr183突變體胚胎中造血干細胞的產生有嚴重缺陷,進一步研究發現Notch信號在Gpr183突變體里有明顯升高。
Notch信號通路一直被認為是造血干細胞產生所必需的,但該研究發現,Notch信號調控造血干細胞是階段性的,在胚胎造血干細胞發育早期階段Notch信號是必須的,但在EHT發生階段Notch信號需要被下調。對Gpr183負調控Notch的機理研究發現,生血內皮里的Gpr183經配體(7α-25-OHC)激活招募beta-Arrestin1和E3連接酶Nedd4,通過泛素化的蛋白酶體途徑降解Notch1。重要的是,這一系列發現在小鼠胚胎中也是高度保守的。并且,外源添加7α-25-OHC可以促進EHT,加速造血干細胞的產生,有可能作為潛在的藥物靶點,在體外誘導產生大量有功能的造血干細胞。
這項工作解釋了造血干細胞的產生過程EHT是如何被啟動的,同時闡明了Notch信號對造血干細胞產生的調控作用是階段性的,對于理解造血干細胞發生機制及臨床誘導產生造血干細胞有重要的意義。
原文: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83 facilitates endothelial-to-hematopoietic transition via Notch1 inhibition